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 大学生奖学金

“国王”的礼遇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媒体、文化与艺术课程(B10)

发布时间:2019-08-06

        2019年7月17日凌晨,几辆大巴在泰晤士河畔穿行而过,停靠在伦敦市中心Pocock Street的街边。经历了累计14个小时的飞行和漫长的转机与延误,42名参与媒体课程的同学平安入住伦敦国王大学的公寓。从这里开始,他们将在异国他乡开启一段难忘的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让人有些恐惧但同时有些兴奋。”来自淮阴师范学院的刘思涵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感想。

image.png

媒体、文化与艺术课程全体同学在King's College London图书馆门前(摄/Max Howarth

        苏州科技大学的李怡昕说:“初见伦敦,感觉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的书,它有着装帧精美的外壳,尘封已久却挡不住那凹凸繁复的纹路仍然能散发出理性的光辉,指引迷惘的人寻求失落的内心时空,在一座座古堡的喑哑回响中,涤荡尽每一寸灵魂。”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7月18日的开幕式上,Dr Sarah校长与各位负责人向大家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高大美丽的礼堂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一所世界名校的气度。

image.png

1829年,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威灵顿公爵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创立伦敦国王学院。这是一所传统的英格兰教会管理的大学学院,也是伦敦大学第二古老的学院。

        领队胡燕老师对美学与艺术颇有研究,她在学校“国王大厦”门前感慨道:“萨福与索福克勒斯塑像相对无语,才子佳人,各自有自己的思考与人生,凡人只能在大厦之外仰望……”

image.png

胡燕老师在“国王大厦”门前(摄/郦天歌)

        在欢迎午宴的Bush House的8楼阳台上,大家相继合影留念——作为KCL新校区的大楼,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凯特王妃于今年3月底在这里剪彩。

image.png

        在破冰课上,Dr Michal Ben-David别开生面地让大家坐在陌生人之间,并且通过对身边一个人的采访和画像互相结识,再轮流向全班同学介绍的方式让大家熟悉起来。刘思涵说:“课堂方式的与众不同,给我们更加丰盛的新鲜感、体验感。”Michal老师尤其强调要学着走出舒适圈,以自信的心态面对困难,让大家印象深刻。

image.png

Michal老师的破冰课(摄/郦天歌)

image.png

“破冰”课上(摄/胡燕老师)

image.png

Michal老师(摄/王烨涵)

        南京师范大学宋蕊:“英国的校园概念和我们国家的还是很不一样的,我们的课程是在滑铁卢校区,它不像国内的校园有着大门和围墙将学校框起来而是像街上的办公楼一样伫立在街边,一栋楼就是一个校区,教室的旁边就是餐厅。一开始还和同行的学生吐槽过这个校区没有在学校的感觉,第一堂英语课结束后,饥肠辘辘的从教室里走出来,发现旁边就是餐厅,忽然理解到这种模式的方便。”

image.png

KCL食堂的饭菜,英国招牌的炸鱼薯条,虽然很难说美味但相对实惠(摄/许振轩)

image.png

温馨、整洁的单人间独卫宿舍 (摄/蒲玉竹)

image.png

Cliff 教授的英语课 (摄/孙心怡)

在英语课上,Cliff Eisen教授结合有趣的手机APP教学,让课堂轻松、愉快的同时让大家学有所得。“并不是机械化地‘灌输’课文、单词、语法,而是注重在情境中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来自苏州大学的朱家辉同学总结道。南京财经大学的闽柳烨说:“老师更注重用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塞答案。”南京晓庄学院的孙心怡则表示:“感觉国外的教授都很注重倾听和鼓励,每个回答都值得尊重。”

 “这是KCL的课堂,是我未体验过的课堂。”在淮阴师范大学就读教育专业的叶子涵同学说,“‘翻转课堂’是在国内专业课上经常提及的概念,但我却从未体验过,直到在King’s的课堂,我终与他在现实中‘碰面’。他是课堂上有趣的“Kahoot!”(上述APP)竞答,是Poll Everywhere中的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的选择,是对社会现状的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是对题目的思辨学习……”

image.png

7月20日,参观美术馆前,在查尔斯王子夫妇曾光顾的唐人街中餐馆“小笼皇”用餐(摄/王雪纯)

        周末来临,大家相继参观了著名的英国国家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等,在教室之外的“大课堂”中感受英国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艺术。本班中有诸多学习艺术的同学,他们都发表了非常专业的见解。大家在互相学习中增长了更多对艺术的理解。

image.png

National Gallery(摄/刘希)

        南京林业大学刘沁如:“怀着激动的心情,有机会来到了我最想去的National Gallery。当观赏到我最喜欢的名画之一的《阿尼埃尔的浴场》时,我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这幅印象派作品,有着充满活力的夏季色调和不言而喻的叙事情节。它显示了修拉点彩派画法的发展,画家开始直接把画笔上蘸的色彩涂在画布对应的地方。”

image.png

购买的周边商品与原画的剪贴图(摄/刘沁如)

        南京林业大学刘希:“英国国家美术馆之行再续了我未完成的艺术之梦,与各家艺术大师的初遇更像是一种重逢。曾经临摹过的特纳的水彩画此时近在眼前,莫奈走过的庭院、凡高住过的房间此刻皆在画中,让我想起艺术家们即使视力衰退也依旧坚持写生的热忱,即使受人唾弃也仍然坚守梦想的执着......艺术给予众人的向来不只是视觉可见的美,更是心灵可感的不凡的精神,它始终给人以感动、以鼓舞,给人以前进的勇气。”

        南京艺术学院王心悦:“在National Gallery看见了Monet的画。作为一个美术生,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真的很幸运!相较于网上的照片来说,更能够清晰的看到笔触 色彩运用的明暗变化以及其他很多的细节,能够亲眼看到画作还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心情。”

image.png

莫奈的画(摄/王心悦)

        东南大学王筱钰:“我偶遇了一幅荷兰画家的画。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最平常不过的静物,然而奇特的组合让我愣住了:头骨、头盔、镜片、乐谱、草杆和管乐器,我于是看向注释,这才知道组合背后暗藏着什么——那是欲望的徒劳和死亡的无常。音乐的欢乐和死亡的阴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极致的张力。那不是什么知名的画家,他的静物画在展厅里缩在小小的一角,然而不妨碍我为他驻足——在知名美术馆里偶遇每一幅小小的,让人惊喜沉迷的艺术品的过程,每一帧都是邂逅。”

image.png

每一帧都是邂逅(摄/王筱钰)

        南京艺术学院周琦宇:“英国的艺术气息和氛围是浓厚的,不管是在地铁的通道中、还是中国城的街道上艺人们都可以弹唱或者吹奏出自由轻快的曲调。有抒情的泰坦尼克主题曲《我心永恒》、欢快的圆舞曲、乡间小调等等。”

image.png

地铁站卖艺的人(摄/周琦宇)

        南京艺术学院王语涵:“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早有地铁的国家,在这个城市生活地铁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方便,路线稳定效率高。但是伦敦的地铁线路错综复杂,很多人都吐槽它经常会令人坐错而浪费时间。我的地铁体验是:拥有一张Oyster Card ,地铁入口处拿一份免费报纸,确认路线直奔月台,进到地铁车厢,开始enjoy没有网络的地铁时光。”

同学们在伦敦的地铁上(摄/许振轩)image.png

同学们在伦敦的地铁上(摄/许振轩)

        三江学院郭明婧:“来伦敦已经第四天啦!这四天里经历了自己盘算生活、自己社交、自己和陌生的语言环境沟通,并且正在逐渐适应独自在更优秀的环境里努力学习。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遇见了更多、更好、更优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正式的学习生活还没有开始,但是到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之所以选择来到这里,是想要努力奔跑,成为更棒的自己。如今我发觉,只要你选择奔跑,并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着,一定能到达更远的彼岸!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我可以坚持奔跑,奔向属于自己的目的地。”

image.png

人文摄影——“扫街”(摄/郦天歌)

image.png

给刮胡子受伤的Max贴创可贴(摄/许振轩)

  南京农业大学蒲玉竹:“今天是来这边的第五天了,看着窗外面的蓝天白云,在阳光下发光的树叶,这种生活谁不喜欢呢?伦敦和想象中一样但又不太一样,漂亮复古的建筑,雨中的伦敦肃穆而宁静,晴天的伦敦热情活泼。前两天我其实还有些不踏实,但是在做完一系列事情之后,就渐渐平静下来,决定好好度过这二十多天!”

image.png

在英国自然与历史博物馆门前合影(摄/Max Howarth


撰稿人:许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