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苏台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在淮安举行
10月29日,由省教育厅、省台办指导,省港澳台教育交流中心主办,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台办支持,台湾青少年交流协会、薇阁文教公益基金会、中华教育创新发展学会协办的第五届苏台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在淮安举行。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志伟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报告,省台办一级巡视员王鲁宁出席论坛,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红、薇阁文教公益基金会董事长李传洪、台湾青少年交流协会理事长苏惠玲、台中市教育局督学苏美丽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省教育厅港澳台办主任贺兴初主持论坛开幕式并做总结讲话,省港澳台教育交流中心主任田一聚主持闭幕式。来自江苏和台湾百余名中小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出席论坛。厅基教处、新闻办、教育报刊总社和港澳台教育交流中心等有关处室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王志伟在致辞中指出,为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教育部和其他部门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助力台湾同胞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稳步推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保持着“长流水、不断线”。他强调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要靠一座座的“桥”来加强,两岸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就是其中的一座“桥”。为了使这个“桥”更加稳固,希望两岸中小学加强交流合作,两岸中小学校长、教师加强交流,两岸中小学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希望两岸中小学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教育学生,使其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历史、民族和国家观念,长大以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顾月华在主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江苏持续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基础教育事业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平而有质量”越来越得到生动体现。新时期推进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思考并把握好教育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强起来”的关系、教育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关系、教育与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关系、教育与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关系、缓解家长教育焦虑与遵循孩子发展特点的关系、守好办学治校底线与激发学校创新活力的关系等六个方面的基础上,办“更有担当、更加公平、更高品质”的基础教育。她强调,江苏教育现代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撑亟待进一步提高,要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系统落实,更加注重基础应用环境建设,更加注重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更加注重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更加注重新型教学关系重建,更加注重行业管理制度建设。
王红红在致辞中指出,淮安市在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为核心,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智慧淮安建设大局,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苏台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是一个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淮安市将认真汲取本次论坛成果,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用系统思维、引领性举措和创新性实践,谋划智慧教育建设路径,与各兄弟城市携手共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李传洪在致辞中表示,来到淮安倍感亲切,深切体会到两岸一家亲。他强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AI时代来临之际,希望两岸中小学生能静下心来从小学习中国经典文学,将中华经典文化共同传承下去。
苏惠玲在致辞中指出,苏台基础教育论坛经过5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希望与会校长能够彼此分享好的管理经验,互相包容,相互促进,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策略。台湾青少年交流协会将借助论坛这一平台促进两地教育界家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苏美丽在致辞中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教育策略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那就是以人为本。两岸教育发展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各种论坛和交流活动,相互理解和沟通,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
贺兴初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届论坛的举办,汇聚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力量。论坛紧扣“AI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教育策略”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形式,对今后如何更好地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论。这既是一次认知及实践的冲击和碰撞,更是一次理念和智慧的集聚与分享。
本届论坛以“AI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教育策略”为主题,下设AI互联网时代的人文艺术教育、AI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教学与评鉴等专题,参会代表通过主旨演讲、专家报告、分组讨论、参观考察等环节,共同探讨教育理念变革、新教育模式开拓、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等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经过5年的发展,苏台基础教育发展论坛现已发展成为推进苏台两地基础教育领域全方位深度合作、深化苏台青少年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