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详细内容

课程进校园,合力谋新篇——苏教国际“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进校园项目”模拟课

发布时间:2021-09-24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省教育厅等四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提高全省基础教育国际交流水平,推进全省中小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全省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质量,中心研发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进校园项目”(以下简称“进校园项目”)系列课程——“国际小公民之奇妙博物馆艺术课程”、“苏教国际英伦戏剧课程”,并于9月19日组织了模拟课,邀请了中心部分同事领导及其适龄子女在预科学院参加。

模拟课早晨,项目组同事来到了预科学院3楼教室,再次对模拟课的设备进行调适和准备,同时为同学们和家长准备好了休息室和课间餐点。

image.png

国际小公民之奇妙博物馆艺术课程

第一节课是国际小公民之奇妙博物馆艺术课程,主题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以及馆藏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上课的小龙老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和VR全景图技术向大家介绍了法国卢浮宫以及著名艺术家的故事,带领大家学习艺术名作的经典构图,分析名画中的经典元素,随后利用互动的方式进行了蒙娜丽莎画作的趣味拼贴,最后带领大家一起进行名画再创作。课堂上同时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问答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家气氛活跃,纷纷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课堂结束后,大家一起展示了作品,小龙老师向大家颁发了小奖品和亲手绘制的纪念品。

image.png

苏教国际英伦戏剧课程

第二节课是“苏教国际英伦戏剧课程,课程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1-3年级学生和4-5年级学生。戏剧课采用英语和戏剧双师模式,两组老师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设计了不同的戏剧第一课。课堂上,两个组别的同学们都先进行了站圈的自我介绍和热身活动,同时表达了各自对于戏剧初步的理解。之后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戏剧角色清单和角色意义,在介绍过课堂的规则后,低年级班级的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行了狐假虎威事的互动活动,尝试用肢体表现出不同的小动物形象。高年级班级的同学们则利用大风吹三打白骨精等游戏来熟悉和调动自己的肢体,通过丰富形象的肢体语言来表达相应的角色。课堂的最后,同学们根据今天上课的内容,重新认识和学习了什么是戏剧,以及戏剧的几个重要元素。

image.png

课后,项目组同事根据学生和家长的课堂反馈,第一时间与授课教师进行研讨,总结经验,针对学校实景教学和教学目标完成度等,对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与调整。

本次模拟课的组织是进校园项目实战前的演练,感谢各兄弟部门同事的大力支持,基教部和学生部将会携手共进,紧紧围绕双减政策要求,充分利用中心优质境内外资源,充分挖掘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内涵,将苏教国际国际理解教育进校园系列课程打造成精品项目。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